10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
第二天,比特币价格一度从7200美元飙升至1万美元左右,单日最高涨幅超过40%,创造了近几年来单日最高涨幅纪录,其他数字币种也均有大幅拉升。
我因为职业原因,颈椎不好,常去楼下一家按摩店按摩。昨天刚进门,按摩大姐就把我拉到一边,说她前几天刚听一个老板说搞区块链的都是骗子,但是现在国家大力提倡,自己真的有点糊涂了。
01
跟Libra有关
我跟大姐说,国家要研究区块链,是因为美国有个大企业Facebook,用户27亿,今年7月份说要发行数字货币Libra。
这个数字货币的底层技术,就是区块链技术,不过数字货币可不是比特币,而是跟数字化的人民币一样,背后有法偿性。啥是法偿性?就是咱们花人民币,背后是政府的信用,花五毛就能换五毛的东西。
这个Libra背后也有政府,但不是一家政府,因为它锚定的是一篮子货币,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等国家都在这个“篮子”里,Libra跟特别提款权一样,能向多种法币兑现。
而且Facebook的野心很大,步步为营:先做特别提款权,安全,风险小;最终白手起家,自创货币,建立一个数字经济帝国,绕过现有货币及随之而来的国家监管。
上周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上,Facebook的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还警告华盛顿:如果这个加密数字货币计划失败,那么北京就会获得胜利。
Facebook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于2019年10月23日,在华盛顿国会山的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作证,讨论他对新加密货币Libra的计划
大姐说,他干他的,提咱们干啥?
大家都有个“世界货币”的盼头,做起跨国生意更方便。过去美元当世界货币,美国因此吃了亏。有个说法叫“特里芬悖论”,由于各国都需要储备世界货币,该世界货币的发行国就有义务向别国提供额外的货币供给,这就会导致该国长期的贸易赤字,最终经济将被削弱,进而危及这一世界货币的地位。美国现在面临的情况就是这样。
这个Libra带来了新的货币思路。一个国家的法币做不了世界货币,那么跨国公司的“法币”也许可以。跨境的、超主权、联盟化的非国家化数字货币,与跨国公司的追求与利益点天然吻合。Facebook想干,微软、谷歌、亚马逊、苹果也蠢蠢欲动。
但是货币本来是各个国家自己搞的,学名叫主权货币体系,再说印钱这么大的事情,哪能把资格交给跨国公司?所以,Facebook这么一闹,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很警惕。要是不早点入手研究、监管,到最后只能任凭“有钱”的大公司“为所欲为”了。
《南风窗》7月3日的时候发过一篇文章,叫《Facebook发币,“战争”开始了》,里面就说,Libra对中国形成了几个挑战。一是挑战中国的金融体系,二是挑战中国的第三方支付,三是挑战过去的思想意识,需要我们“解放思想”。
三个多月过去,可见“解放思想”已经在普遍的层面开始推进了。中国在2017年就成立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现在的信号是讨论数字货币的基础技术——区块链、加密技术,不只是国家把控,而是各行各业都去研究,百舸争流。
国家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货币竞争、金融竞争,必然走向数字化。在数字时代里,没有知识,就没有平等;没有实践,就没有武器。
02
信任问题
大姐半晌不语,又问,那区块链技术就那么厉害?
我问大姐,如果大街上走进来一个陌生人,拿走咱们店里一台理疗仪,三天后给你打钱,你同意不?大姐说:没门儿!
那我行不行?我问。大姐说,可以!你一个月后打钱也行!
做生意也好,交流沟通也好,背后往往是一个“信任”问题。如果规模小,那么基于“熟人”的信用机制就能运转,一旦交易规模变大,“熟人”就不好使了。区块链技术的本质,就是解决陌生人的“信任”问题。
区块链结合了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加密技术的安全性,为每个人提供了一种更快、更安全的方式来验证关键信息,并建立信任。
大姐连连摇头,开始发懵了。
就拿按摩店的会员卡为例。按摩店要避免有人假冒、仿制会员卡,就得想个办法,首次售出会员卡时,把这个会员卡谁买的、哪天买的、能用几次这种信息都填在一张大表上,贴在店里一个带密码锁的小房间的墙上,信息第一次标注,就会同时生成一个密码,发给购买者,可以随时来房间核实。
如果买家想转手卖掉这张卡,一个新信息就被标注在卡上,同时生成一个新密码。如果另外的买家拿到的密码开不了小房间的门,证明他买到了假卡。
这就很类似区块链的原理,不用每次去找老板,自己来小房间看看就知道了。
先是记录交易,其次把交易构建成“块”,再次将“块”连接成“链”,进入网络。生成密码的规则就是区块链的关键——哈希函数。如果要修改开头一次交易的信息,那么后面所有的哈希都会更改,下一个“块”中的哈希就不再与原来的数据相匹配。作弊要是轻易被发现,就不会有人作弊了。
另外,区块链技术也能帮市场减少手续、降低成本。
在金融市场里,交易发生的时间可能只有一秒钟,实际上,交换资产、付款可能要花上好几天,里面涉及到多家银行和证券交易所,错误、延误、成本的增加,都是很难避免的。这个时候就可以用“智能合约”,它是一些描述交易步骤的代码,可以连接到多个区块链,跟踪很多笔资产。
股票经纪人帮客户买股票,下订单,经纪人会拿到买卖双方的私钥,交易将触发智能合约的执行,这份智能合约连接了股票区块链和支付区块链,合约执行,开始验证双方的交易余额,并进行转账,方便快捷不出错。
除此之外,通过区块链制作的数字身份证,安全性高得多。再也不用遭受接到骚扰电话,对方把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一一报出那种恐惧了。国际ID区块链可以在世界任何地方访问,指纹和姓名、住址等信息一起加入到区块链中,人们可以随时证明自己的身份,甚至无需银行账户就可以提款。
03
骗局与悖论
大姐说,要是这么说,这区块链也太好了!怎么还出了那么多骗子?
区块链虽然好,但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连主流商业工作所需要的任务都完成不了。目前最成熟的区块链(用于比特币的区块链),每秒也只能处理5-8笔交易。而传统的金融网络,交易量是它的一万倍。
区块链的透明度,也适合监管机构的介入。但是面对一项新技术,立法者还需要不少时间来确立它的标准和法律责任。
虽然受到业务等级密码的保护,但是,世界上没有一种百分百安全的技术,涉及到巨额资金时更是如此。黑客已经不止一次在区块链上得手。
也正是因为它是一项新技术,暂时看不见摸不着还很难解释得清,自然也特别容易孕育出骗局。
比如一个“著名”学者,在一个著名酒店召开的“互联网金融”论坛,邀请了部分主流媒体发稿,并大谈智能化养老、旅游地产、实业投资、新能源等项目投资,配合“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货币时代”“技术革命的新一轮革新”等说辞,再许以超高的利息回报率,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都会“上道”。
类似的骗局跟区块链关系不大,本质上还是击鼓传花的传统骗局。
而比特币又是另外一回事。区块链技术最初是作为数字货币比特币的一部分开发的,但是两者并不相同——区块链是技术,比特币是应用。比特币不是货币,但不等于没有价值。它的本质和黄金、古董、字画差不多,是“金融资产”,价格被炒得太高,泡沫也就堆得更高。
而且,区块链自己,是自带“悖论”的。
从诞生之日起,区块链身上就寄托了一群怀有乌托邦思想的程序员的美好希望:弱者要隐私,强者要透明。所以,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换句话说,就是无政府主义,不用政府操心。
但是,一旦操作起来,人们还是天然地信任“中心”——熟人、政府、银行、交易所以及一切“国家队”。所以,区块链提供的不是去中心化的信用,反而是高度中心化的“信用”。
同时,在区块链内部这个赛博空间里,一切都清清楚楚,哪个地址上有多少币,大家都看得到。但是,回到源头的真实世界,事情就不那么简单。假如按摩店卖的会员卡,一开始就故意输入错误信息呢?而最初的东西“不正确”,就意味着智能合约没法正常运作。虽然交易过程中的信任解决了,但是交易源头的信任依然没解决。
04
谨慎推进
大姐说,太深奥了,我只记住别上当!别一听区块链和比特币就掏钱!欸,是不是别的国家都在搞这个了啊?
很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范围之广:交通运输、健康、医疗、能源、税收、土地所有权、福利支付、公共服务和数字货币……更有利于政府和民众的沟通。
最有名的是爱沙尼亚——从2008年以来就对区块链技术进行测试。自2012年起,爱沙尼亚已经在医疗、保健、司法、立法和安全等多个领域使用该技术。
英格兰银行通过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结算,节省了数百亿美元。立陶宛环境保护部在区块链上进行文件授权。欧洲议会的议员将犯罪记录的访问权放在一个专有区块链上。澳大利亚正在尝试区块链投票,来保证其公正和透明。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库克县,用区块链建立土地分类账目,以此来给纳税人省钱。
中国在过去几年也已允许加密货币企业进行首次代币发行。
当然,各国政府在承认区块链的巨大潜力的同时,推进都是相当谨慎的。毕竟,引入一个新技术,总是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民众也担心隐私和系统的安全性;比特币坐过山车一样经历了繁荣和泡沫,也让很多人失去了信心。
大姐说自己具体没太懂,但是结论听明白了,感觉挺有用。“你们写字的,颈椎劳损太严重了,今天你说了这么多,我免费给你加十分钟!”